微信分享图

6011 明崇祯 珐华观音菩萨及善财、龙女组像

珐华观音菩萨及善财、龙女组像
拍品信息
LOT号 6011 作品名称 明崇祯 珐华观音菩萨及善财、龙女组像
作者 -- 尺寸 高39.5cm 创作年代 明崇祯
估价 350,000-55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大明崇祯四年七月吉日记”、“阳城县东关匠人乔永宁造”款
珐华器的烧制技术源于琉璃,唯助熔剂以牙硝而不同于琉璃,先采用沥粉技术勾勒出纹饰轮廓,再以所需彩料填花纹色彩入窑烧成。据许之衡所著《饮流斋说瓷》载,“珐华之品萌芽于元,盛行于明。大抵皆北方之窑”。 在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山西地区流行烧造以佛道二教神像为题材的珐华塑像,延续至清初仍有烧造。
本品体量颇大,塑观音菩萨结跏趺坐于洞石台座之上,头戴风帽,面容慈祥端庄,发髻高挽,面如满月,双目低垂凝思,神情娴雅平静。台座两边立有善财童子及龙女,身后雕塑两座山石矗立,上分别有白鹦鹉及净瓶,正是观音菩萨的身份标识。通体所施孔雀蓝、茄皮紫和谐映衬,沉静素雅,造型工艺精湛,立体写实,为珐华器中少见之佳作。
更为重要的是本品为罕见带有明确纪年款及制作工匠姓名的珐华造像,两处矗立的山石背面分别刻有“大明崇祯四年七月吉日记”、“阳城县东关匠人乔永宁造”两处题记,这两处题记一方面为同类器物的断代提供了依据,具有断代标准器的意义;另一方面对城阳县“乔氏”工匠家族也提供了新的资料。
乔氏先祖为陶瓷匠人,祖居陕西西安龙桥,唐代迁至高平桥沟村,大约是在宋代迁至阳城游畔沟从事瓷器生产,后为取材方便,遂迁至后则腰定居。专门从事黑、绿瓷器和琉璃的生产。目前见有成化十九年(1483)匠人乔云和其子乔彬、乔凤为城内汤帝庙献亭炼制的戗脊鸱吻,嘉靖四十年(1561)乔家匠人为海会寺新建的十三层琉璃宝塔烧制了佛祖出生、修行等佛教故事琉璃浮雕,以及十三层外圈平台上的擎檐柱、栏杆、栏板、栏额等琉璃构件,此外还有隆庆元年(1567)、万历元年(1573)、万历三年(1575)、万历三十六年(1608)、万历四十四年(1616)等众多带有纪年的作品。大英博物馆藏有一“珐华观音塑像建筑构件”,背后有“大明万历卅三年四月本关匠人乔永宽、宁仝造” 题记。本品为所见极少的带有崇祯纪年的乔氏匠人作品,殊为可珍。